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109(1 / 2)





  鞭炮声响起,杨森亲自站在门口招揽客人,一番抑扬顿挫的激情发言,引得路人驻足围观。

  这家店我知道,之前在报纸上出现过,给西北军捐过款还捐过棉布,东家是个好人呢。

  不止如此,你知道这家店的东家是谁吗?

  谁啊?看他那模样并不熟悉啊。

  他啊,是那位沈大人的姐夫。

  难怪能如此大义,走走走,进去看看

  杨森看到店里熙熙攘攘的客人,虽然买的少看的多,但从开业到现在,还是第一次有生意兴隆的感觉。

  想起小舅子说过会在下一期的报纸上给店铺打广告,他突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自信,他的店铺一定可以在长安扬名,说不定将来也能将分铺开满全大晋。

  自从皇帝不纳妃后,前朝和后宫就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地方,皇帝不轻易入后宫,后宫的人也很少会出现在皇帝面前。

  可是这一天,皇后却领着两位公主求见陛下,一进御书房两位公主就跪下磕头,虽没明着谢恩,赵璋却知道她们的来意。

  这是知道不用和亲了所以来感谢他的,他沉声说:请起吧。

  谢皇兄恩典。

  杜总管命人搬来绣墩,然后又亲自送上了热茶,惊得两位公主殿下脸色都白了。

  她们二人的生母都是位分低微的,从小也没受到多少眷顾,先帝在位时也并不看重她们,在后宫里悄无声息地长大,原以为到了年纪由皇后做主嫁出去就完事了,或者就像之前说的那样随便嫁到哪个小国家和亲,在这座皇宫里,别说像杜总管这样的掌印公公,就是普通的掌事公公也比她们有面子。

  赵璋正在看礼部起草的合约,鞑靼战败,必定要选个日子受降,作为战败方,自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,礼部按照往年的规矩,写了长长的清单,但财物无非就是牛羊马匹之类的东西。

  抬头看了三个女人一眼,魏皇后镇定自若地坐着喝茶,两位公主悄悄打量着御书房以及他,对上他的目光后又惊惧地低下头。

  你二人几岁了?赵璋问道。

  二人心中有些失落,很显然,这位皇兄确实把她们忘了,只好老实回答:回皇兄,我排行十二,今年十六,阿妹排行十四,今年十五。都是待嫁的年纪了。

  赵璋点点头,又问:对于未来夫婿,你们可有什么要求?

  二人惊诧不已,皇兄这是要给她们选婿了吗?可是他为何会关心这个?

  两人面面相觑,不知道该如何回答,她们从小养在深宫,见过的男人除了家人就是太监,连侍卫都没见过几个,如何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夫君呢?

  算了,这事情你们与皇后说吧,只要不出格,想嫁什么人家都行。赵璋一锤定音,算是定下了两个妹妹的前途。

  二人激动不已,往日的委屈也都不算什么了,再次跪谢,还是魏皇后劝慰她们,你们可是皇家公主,嫁个如意郎君有何难?皇上也是关心你们。

  赵璋不置可否,将二人的婚事交代给皇后,然后就撒手不管了。

  事后沈嘉问他,如果你有亲闺女,也会这样无动于衷吗?

  赵璋摸着他的肚皮问:你是能给朕生一个吗?

  不能!沈嘉咬牙切齿地拍开他的手。

  那不就得了,既然没有,那朕为何要想多余的事情?

  沈嘉有时候觉得,横在两个男人之间的坎并不是仅仅是世俗的偏见、亲人的反对,更多的是两人感情的日渐消耗以及对生活对家庭缺失的遗憾。

  沈嘉不喜欢小孩子吗?当然不,他喜欢的,否则也不会对外甥们那么好,那赵璋呢?

  你喜欢孩子吗?沈嘉问。

  不喜欢,朕有庭哥儿就够了。赵璋瞪着他,以为沈嘉又想试探自己,他抓着沈嘉的手,教训道:别成日想些有的没的,朕准备把你放到工部,你有意见可以提。

  沈嘉一点不意外,虽然旨意还没下,但这件事两人之前就商量过的,臣没有意见,哪里需要臣就去哪里。沈嘉自己说完都笑了,感觉自己成了救火员,但其实他并没有太多自信,他能安然活到现在,多亏了皇帝的庇护,否则触动了别人的利益,他这样的家世还不够被人砍的。

  当天,擢升户部郎中沈嘉为工部右侍郎的旨意就宣扬出去了,众人似乎也没有太意外,沈嘉升官是早晚的事,他们原本以为会更早些。

  为此有人欢喜有人愁,户部尚书周擎长长地松了口气,沈嘉是能干,可是太能干的下属给他带来的压力可不小,如今这个压力转移到工部去了,就让工部头疼去吧。

 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谈

  深夜,凌靖云还在御书房中汇报工作,这座宫殿仿佛还带着这几天残留的热气,但他的手却是冰冷的。

  查清楚了?赵璋眉目清冷,是在沈嘉面前不会有的状态。

  凌靖云轻轻跺了下脚,回答道:是,从鞑靼使臣入京,锦衣卫日夜不分都有人盯梢,他们自以为行迹隐蔽,不知做过什么事见过什么人都被我们盯着,只是他们说过什么暂时无法得知。

  都见过谁?

  第一日,他们派人给六部尚书各送了一份大礼,以兵部为重,户部次之,不过六部尚书全都把重礼退回去了,第二日,他们亲自宴请了徐首辅几位内阁辅臣,但无人应邀,他们又各送去了一份厚礼,那两日他们似乎只是忙着巴结朝廷重臣,没什么特别的行动。

  到了第三日,他们打着外出游玩的名头逛遍了全长安,在风月场所遇见了北陈王与几位宗室子弟,因为睿亲王年纪小不好去这样的地方,便由北陈王接待了,两人坐在相邻的位置,私下说了不少话。

  之后几天,鞑靼使臣都流连玩乐,没有再刻意接触哪位官员。

  不过就在太后寿宴前一日,臣发现鞑靼使臣的人在城外一座别庄私下见了北陈王,当时王爷受邀去别庄喝酒,看似偶遇,不过二人在湖中心的亭子里说了好一会儿的话,具体什么内容无人得知,

  接下来,他们照例给朝中大臣送礼,几乎三品以上的都送了一遍,有人收了有人没收,因为不知道他们的目的,臣也没有去深查。

  在猎场那天夜里,盯着沈嘉的人查出来了吗?赵璋一直记得这件事,对方是冲着沈嘉去的,说不定就是鞑靼人不甘心失败要找沈嘉麻烦。

  臣无能,没有找到窥视者,但据沈大人自己说,看身影像是外族人,不排除是鞑靼人的可能性。

  赵璋抿着嘴唇,神色不悦地说:把关押的人挑几个出来审一审,朕就不信,每个人都守口如瓶。

  凌靖云试探着问:可需要留性命?

  赵璋摆摆手:死几个人罢了,这时候鞑靼还敢朝我们发难不成?

  凌靖云舔了下嘴唇,高兴地笑了,臣遵命!

  赵璋知道他的手段,凌靖云能年纪轻轻就被满朝文武仇恨忌惮也是有原因的,他像是天生的刽子手,喜欢杀人喜欢见血,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给他再适合不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