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113(1 / 2)





  侍卫不明所以,但还是重新提起那少年走过去,旁边的几位大汉却不干了,叫嚣着:你们想做什么?这个人是我们的,你们最好快点放人!

  何彦翻了个白眼,懒得搭理他们,聒噪,滚远些!

  大汉把木棍一丢,拔出腰间的大刀,恶狠狠地说:劝你们别多管闲事,赶紧把人还来!

  何彦嗤了一声,自顾问那少年:你叫什么名字?哪里人?

  那少年似乎看到了救星,抱住马车的边框,快速回答:草民梁清,通州人士,求贵人相助,他们是人贩子!

  听到这话,沈嘉朝外喊了一声:将人带回去吧,那几个也一起带走,问清楚了公事公办。这毕竟是在街道上,因为这起纷争路边已经有不少行人围观了,沈嘉让侍卫将这些人全带回去,先审一审,孰是孰非总能问出个答案来。

  那少年总算松了口气,跪下答谢沈嘉的大恩,那几名大汉见势不对转头就跑,不过还没跑多远就被侍卫全都绑了回来。

  那几个大汉还想叫嚣,被侍卫拿破布堵上了嘴,手脚都捆结实了丢在马背上,然后在百姓们的议论声中扬长而去。

  刚才那是谁家的马车?

  马车前挂着沈字呢,朝中姓沈的官员倒是好几个,不知是哪个?

  我瞧着像是那位年轻的沈郎中,那小厮我见过,就是跟着沈大人的。

  那位已经官升工部侍郎了,不能再称呼沈郎中了。

  嘶如此年轻的侍郎大人?那位才多大,这是要名垂千史了吧?

  这位大人才华横溢,做事勤恳,与皇上关系密切,能得重用太正常了,就光是他创办了报纸,也够他名垂千史了吧?

  还真是,听说报纸上那位闲居散人就是他,真是人不可貌相啊,如此清秀的俊才也能写出边关浩瀚威震的诗歌来。

  所以啊,有志不在年高,也不在年少,人家就是天赋异禀,文曲星转世,羡慕不来的。

  到了沈府,何彦急忙扶着沈嘉下马车,把跟着马车走回来的少年拉过来,老爷快看,这少年郎长的是不是跟你很像?

  沈嘉才知道刚才何彦多管闲事是因为这个原因,抬头仔细打量着那少年,他身上穿着普通的白衣白衫,不知几天没换洗已经脏的不能看了,头发也乱糟糟的,唯有一张脸还是白白净净,五官明丽,确实有些像沈嘉年少时的模样。

  但对方一开口,眼神一动,七成像也就变成三成了,他有浓厚的地方口音,眼神清澈但胆怯,沈嘉这个年纪时就已经敢给知府家的少爷套黑麻袋了。

  沈嘉神色温和了几分,等潘默出来将人交给他,让他亲自带着人去顺天府找曹大人,相信以曹大人的公正清明,一定可以把案子办妥。

  那少年听说是要去顺天府衙,对沈嘉又跪又谢,他不知道沈嘉的身份,见到他的相貌时也大吃一惊,但也知道,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不是什么高官,恐怕管不了他的事。

  沈嘉进门后就把这件事忘了,何彦倒是新奇,给一家子都说了今天在路上救了个和老爷长得很像的少年,大家只当个乐子听。

  晚上赵璋过来,沈嘉让人把热好的烧饼端进来,虽然不如刚出炉时好吃,但赵璋还是很给面子地吃了一块。

  第一天上任感觉如何?他问。

  沈嘉想起那一团糟却又气氛轻松的衙门,笑弯了腰,工部真是太有意思了!

  赵璋见他开心,不得不提醒他:那群散漫的,朕还指望你去好好整顿一番呢。

  这也无妨,事情能做好就行,没谁规定每个衙门一定要严肃端庄,死气沉沉的,乔尚书人有意思,带出来的人自然也就有意思,等换几任领导人就好了。毕竟不是谁都能像乔尚书那般无心公事的。

  乔元俍早几年就上书致仕了,是朕舍不得他的手艺一直没放人,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工部,陈勉资历是够了,但能力差了些,侍郎之位于他已经到头了,工部掌管屯田水利等事关民生的大事,朕不得不慎重对待。

  皇上之前不是看好吕宏斌么?

  他入官场才三年不到,无论怎么提拔也轮不到他,资历尚浅。

  那就得找个资历足够、有才华、有担当的,目前工部里有这样的人么?

  原工部左侍郎是个不错的人选,可惜三年前卷入一场案件中,被朕贬到地方去了,等来年朕将他调回京城看看。

  沈嘉刚进工部,不好说谁行谁不行,那位在地方历练的备胎也没见过,于是与他说起了密道的事情,这般检查,应该很快就能把各处的密道都挖出来吧?

  不至于,许多密道荒废许久,上面又建了宅院,不是说挖就能挖的,目前找到的那些都是不相通的,你无须担心,这边的密道朕有派人守着,不会让人找到的。

  明日我也想去密道里看看,对照着长安城的舆图也许能判断出来当年密道的走向,听说在密道里发现了不少尸骨,这种阴暗之地还是不应该留着。

  赵璋心下一动,拉着他起身,也不用等明日了,今夜咱们就去探一探险。他已经许久没有和沈嘉出去活动了,今夜就是个好机会。

  沈嘉缩着下脖子,抗议道:外头多冷啊,底下就更阴凉了,等明天太阳出来了再去不迟。

  赵璋一句话摧毁了他的梦想,钦天监说了,未来几日都是暴雪,若这雪下个不停,月底的献虏仪式也许也要推迟了。

  他亲自给沈嘉取了一件加厚的裘衣披上,手里塞个暖炉,头上的帽子、手上的袖筒、脚下的毛靴,从头到脚将他武装严密,这样出去就不冷了。

  沈嘉乐得让他伺候,等穿戴好,又看赵璋穿的比自己少,给他加了一顶兔毛帽子,毛茸茸的,是沈母给他做的,戴在赵璋脑袋上说不出的滑稽。

  他憋着笑,不给他照镜子的机会,拽着他出去了,赶紧的,再晚就赶不回来睡觉了。

  两人从大门走出去的,这个天气,主子下人都呆在屋里,也没谁看见他俩,就算看见也会以为是沈嘉将人带回来的。

  出门后,侍卫已经将马车准备好了,沈嘉看到马车就想起那个与他相似的少年,把这事当笑话告诉了赵璋,后者不以为意地说:人有相似不奇怪,但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如你这般的人物了,皮相相似到十成也是不同的两个人。

  沈嘉扶着他的手上马车,反身拉他上来,坐进马车里两人紧紧挨着,笑道:臣要多谢皇上夸奖么?

  要,拿点实际的谢礼来。赵璋朝他伸手。

  沈嘉拍了下他的掌心然后用力握住,在他耳边小声说:可以的,回去给你。

  赵璋立即心猿意马起来,恨不得改道回府,不过沈嘉这张嘴最会骗人,这会儿回去他肯定要不认账的。

  马车行至半路就有锦衣卫来迎接,将他们带入靠近西城门的一条巷子里,陆百户低声说:爷,巷子太窄,马车进不去,您二位得下来走进去。